海绵城市 | 知识问答:海绵型公园绿地该如何建设?
当前,国内在传统公园绿地设计中缺少雨水收集与再利用系统。在暴雨天气下,公园绿地无法有效消纳周围建筑物和路面的雨水,加剧了城市积水的风险,也造成了城市公园绿地“海绵体”功能属性的浪费。公园绿地中的植物每天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浇灌,雨水资源的外部排放浪费严重影响了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1)公园绿地渗滤系统
原有场地的坡地或抬升绿地,应尽可能保持原始地貌,以减少土方量,同时也可以利用坡地构建进行雨水综合利用系统。雨水经过绿化的高差进行梯级净化,搭配跌水景观,后注入地下蓄水池,多余的雨水顺着排洪沟排走,存储的雨水通过水泵进行绿化灌溉、景观补水。
2)公园周边径流消纳系统
公园绿地的大面积“海绵体”属性不但可以处理消纳自身区域的雨水径流,还可以对周边的道路、建筑和广场产生的雨水径流进行组织消纳。处理方式是经过雨水源头的初期弃流程序,通过植草沟等软质沟渠边净化下渗,边传输到公园绿地的大型下凹海绵设施内部消纳在地形条件闲置的时候,可以通过地下管道传输雨水进公园处理。
3)公园海绵设施连接系统
多种海绵设施是通过地上的坡度或地下的传送管道连接起来的,小的海绵设施如植草沟、生物滞留池来收集雨水,再把多余的雨水传送到大的海绵设施中,统一进行净化、下渗和收集回用。通过自上而下的层级净化,达到雨水多渠道和多方式的下渗与净化,有效组织消纳雨水径流,削减区域年径流总量,净化水质。
4)人行道&广场雨水渗虑系统
公园绿地的人行道路和广场(包括停车场地和人活动场地),可以通过透水混凝土、透水砖等材料,或采用卵石、嵌草路面、植草砖等透水铺装设置,引导雨水渗到地下,同时过滤雨水中的污染物,补充地下水。铺设渗水性地面时,必须更加注意考虑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杜绝雨水渗透带来塌陷隐患。
1)生物滞留设施
生物滞留设施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雨水径流的设施。生物滞留设施分为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和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按应用位置不同又称作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高位花坛、生态树池等。
2)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按照面层材料不同可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透水铺装。透水铺装宜设置在慢行道和轻型荷载道路。
3)植草沟
植草沟指用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替代硬化沟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雨水净化作用,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海绵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除转输型植草沟外,还包括渗透型的干式植草沟及常有水的湿式植草沟,可分别提高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效果。
4)路缘石开口
路缘石开口又叫泄水口、泄水豁口。在海绵城市设计的过程中,道路集水通过路缘石开口排至路边的低影响设施(LID)是很常用的一种设计思路。
5)生态停车场
停车位可采用植草砖或透水砖铺装,实现生态化的透水停车位;或采用植草格,实现草坪、停车场二合一,植草格耐压、耐磨、抗冲击、抗老化、耐腐蚀,独特的平插式搭接,省工、快捷。
6)下凹绿地
比周边地面或道路低10-20cm的绿地,利用植被截留、土壤渗透原理,截留和净化小流量径流雨水的一种工程措施。底部构造由上至下分别为蓄水层、介质层、透水土工布、砾石排水层等,设施内布置超标溢流排水系统。植物配置通常较简单,主要覆盖草皮。
7)溢流井
溢流井设置于雨水花园、下凹绿地和植草沟等海绵实施中,溢流井标高应低于地面标高5cm,且高于蓄水层底部5-20cm,将超标雨水以溢流形式排入雨水管网。溢流井应避免太靠近道路,距离路缘石开口1米以上。溢流井应自然美观,尽量采用植物进行隐蔽。
8)生态旱溪
旱溪就是人工仿造自然界中干涸的河床,以形态各异的卵石为基调,配合植物的营造在意境上表达出溪水的景观。道路两侧有绿地可以利用时,可设计为旱溪,将道路雨水调蓄净化,同时可以作为道路行泄通道。
1)生态树池
生态树池作为海绵城市收集路面雨水的设施特定程度上缓解道路积水问题,增大雨水渗水的面积,又能延缓雨水的流失速度,使土壤长时间饱水。且具有丰富城市路面绿化、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多用于城市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等城市主次干道。
2)生物滞留设施
生物滞留设施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生物滞留设施分为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和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多用于城市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等城市主次干道。
3)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按照面层材料不同可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透水铺装宜设置在慢行道和轻型荷载道路。
4)植草沟
植草沟的基本功能是替代硬化沟渠,转输地表径流,在降低雨水地表流速、延长汇流时间的同时,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流、净化雨水。通常配合用于衔接其海绵城市设施用于城市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等城市主次干道。
5)路缘石开口
排水路缘石开孔尺寸、开孔形式和开孔间断设置的距离,应根据道路断面形式、降雨强度等因素综合计算确定,满足路面排水要求并保障道路行车安全。
6)生态停车场
停车位可采用植草砖或透水砖铺装,实现生态化的透水停车位;或采用植草格,实现草坪、停车场二合一,植草格耐压、耐磨、抗冲击、抗老化、耐腐蚀,独特的平插式搭接,省工、快捷。
7)下凹绿地
比周边地面或道路低10-20cm的绿地,利用植被截留、土壤渗透原理,截留和净化小流量径流雨水的一种工程措施。底部构造由上至下分别为蓄水层、介质层、透水土工布、砾石排水层等,设施内布置超标溢流排水系统。植物配置通常较简单,主要覆盖草皮。
8)溢流井
溢流井设置于雨水花园、下凹绿地和植草沟等海绵实施中,溢流井标高应低于地面标高5cm,且高于蓄水层底部5-20cm,将超标雨水以溢流形式排入雨水管网。溢流井应避免太靠近道路,距离路缘石开口1米以上。溢流井应自然美观,尽量采用植物进行隐蔽。
9)生态旱溪
旱溪就是人工仿造自然界中干涸的河床,配合植物的营造在意境上表达出溪水的景观。道路两侧有绿地可以利用时,可设计为旱溪,将道路雨水调蓄净化,同时可以作为道路行泄通道。
来源:三明市城市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