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向未来——绿色建筑助力低碳冬奥

发布时间:2022-02-18

640.webp.jpg

2022年2月4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冬奥会开幕。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运动再度携手,奏响全人类团结、和平、友谊的华美乐章。

作为在确立了“双碳”目标之后举办的第一个国际体育赛事,北京冬奥组委全面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北京冬奥组委承诺,要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实现碳中和,而在所有的碳排放源当中,场馆的建设和运行所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占到了整个碳排放量的超过三分之一。北京冬奥会的场馆与场地的绿色建筑建设,为绿色低碳冬奥进行了卓越而有效的实践。

一、全部建成绿色建筑

北京冬奥会不仅充分利用08夏季奥运场馆,在新建冬奥场馆时也全面满足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北京冬奥会6个新建室内场馆以及冬奥村建设全部符合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3个改造场馆通过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符合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针对雪上场馆,北京冬奥创新性地制定了《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破解冬奥难题,也填补了国际相关标准的空白。该标准也将是北京冬奥会在规划建设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的奥运遗产。北京冬奥会的7个雪上场馆也全部获得了《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三星级认证。其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绿色建筑技术服务的张家口赛区奥运村项目、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项目以及太子城冰雪小镇会展酒店、文创商街、国宾山庄等配套项目均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在钢结构装配式、装配化装修、全过程BIM以及清洁能源采暖等方面做了绿色低碳建设的有益探索与实践。

640.webp (1).jpg

 图 - 1 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奥运村三星级绿色建筑

二、采用可再生能源绿电

北京冬奥会北京、张家口、延庆三个赛区的全部场馆使用由传统电力改为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绿电※ 。依托张北±500kv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和适用于北京冬奥会的跨区域绿电交易机制,场馆的照明、运行和交通等用电均由张家口的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提供,实现了城市绿色电网全覆盖。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于2019年投入运行,运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柔性直流电网新技术,将张家口地区可再生能源输送至北京市。

640.webp (2).jpg

图 - 2 北京冬奥会赛时将实现奥运史上首次所有场馆 100 %使用绿色电力

该工程每年向北京地区输送141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将全面满足北京和张家口地区冬奥场馆用电需求。建立跨区域绿电交易机制,通过绿电交易平台,赛时将实现奥运史上首次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截至目前已有19个场馆在建设期提前用上绿电,赛时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将实现清洁能源供应。到2022年冬残奥会结束时,冬奥会场馆预计共消耗绿电约4亿度,预计可减少标煤燃烧1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

三、采用绿色低碳技术

在国家速滑馆、首都体育馆等四个冰上场馆,创新性的采用了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为1的二氧化碳制冷剂,与传统制冷方式相比,实现节能30%以上,能效可以提升20%以上。这不仅使场馆碳排放趋近于零,还将场地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并且制冷过程中产生的高品质余热可以回收利用,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冰面维护浇冰等。这在奥运历史上尚属首次,获得国际奥委会的肯定。场馆建设中采用超低能耗技术,建设的“被动房”,也提高了建筑物能效水平。目前,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首都体育馆等夏奥场馆,都创造性地实现了“水冰转换”“陆冰转换”,成为了北京冬奥会冰上场馆。

640.webp (3).jpg

图 - 3 国家游泳中心由 “ 水立方 ” 改造为 “ 冰立方 ”

五棵松冰球训练馆建成面积38400平方米,是全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超低能耗公共建筑,并首次在冰场区域采用溶液除湿机组,节能率达77.1%。北京冬奥村综合诊所,建成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1140平方米,通过保温或无热桥设计,提高建筑物的气密性,建筑物综合节能率达到51%。

四、场馆建设绿色节材

北京冬奥会各场馆都对施工材料用量进行了优化设计,尽量减少不可循环材料如混凝土的使用,优先使用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如国家速滑馆,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以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的设计,建成了全球最“扁”的椭圆索网结构屋顶,以此减少玻璃幕墙面积4800平方米,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顶的1/4,同时减少了室内空间以及由此带来的能源消耗5%。

640.webp (4).jpg

图 - 4 国家速滑馆椭圆索网结构屋顶节能节材设计

该场馆的拼装胎架从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等建设项目周转使用,预制看台板使用废旧桩头粉碎制成的再生骨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国家体育馆和国家游泳中心的运动员更衣间由集装箱改造而成,赛后可以无痕移除或作为场馆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再利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项目在建设时间紧张、建筑功能复杂、张家口地区建设场地狭小的情况下,通过采用装配式钢结构设计、统筹多专业同步施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手段,缩短了项目的建设周期,同时实现项目的绿色、高质量建设,保障了冬奥会顺利进行,践行了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五、绿色低碳运营

在推进“碳中和”项目的同时,北京冬奥组委也在倡导公众参与,形成绿色冬奥遗产。向国内外宣传北京冬奥会低碳行动的进展与亮点,讲好北京冬奥会“低碳故事”,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建立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在北京冬奥会的交通出行方面,使用的赛事交通服务用车的能源类型包括:氢燃料车、纯电动车、天然气车、混合动力车及传统能源车。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小客车中占比100%,在全部车辆中占比85.84%,为历届冬奥会最高。预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使用以上车辆将实现减排约1.1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5万余亩森林一年的碳汇蓄积量。

北京冬奥组委入驻首钢工业主题园区以来,通过综合利用、改造废旧厂房,利用光伏发电、太阳能照明、雨水收集和利用等技术,建设绿色高标准的冬奥组委首钢办公区,充分利用OA办公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现代化办公手段,减少纸张及办公用品使用,有效降低碳排放。北京冬奥组委于2020年7月2日全国低碳日,正式发布“低碳冬奥”微信小程序,践行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自备购物袋、有机轻食、爱用随行杯等低碳行为,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建立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 绿色电力,是指通过零二氧化碳排放(或趋近于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生产过程得到的电力。 “ 绿电 ” 主要来源于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目前,我国的 “ 绿电 ” 主要以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为主。